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改革 >> 卓越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办学质量保证体系(试行稿)
文章来源: 时间:2013年03月05日 15:31
 

项目

工作

内容

工作要求

备注

组织管理体系

专业指导委员会

1.由各试点专业系主任、校内专家教授、本行业资深专家、合作企业专家组成。

2.负责审订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

3.保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和工作记录。

确定试点后1月内报备

专业工作小组

1.由试点专业项目负责人(组长)、专业教授、合作企业专家组成。

2.负责起草“卓越计划”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具体负责本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研究和处理相关问题。

3.保存专业工作小组会议和工作记录。

确定试点后1月内报备

合作企业

1.本行业内知名企业,生产及管理方式先进,有一批本行业的工程专家。

2.积极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承担企业阶段的培养任务,对企业阶段培养任务的实施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能提供必要的人员、物质条件支撑。

3.学校与合作企业还能以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同开展工程项目设计与研究等形式进行广泛的深度合作。

4.明确合作企业日常工作联系人,探索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标准

1.依据通用标准与行业标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特色制订专业培养标准,规定该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培养标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工程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养成。

2.将培养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进行分解、扩展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大纲,并据此进行整合,落实各具体的教学环节,形成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3.培养标准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议,报学校批准。

 

 

校内培养方案

1.依据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进行课程整合,重构课程体系。

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合理,课程安排实现有机衔接。合理设置年度或学期综合实践课程。

3.校内培养方案由专业工作小组草拟,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议,报学校批准后执行。

4.严格执行校内培养方案。如需变动,必须经学校批准。

 

企业阶段培养方案

1.对企业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课程或环节)、实施步骤、实施企业、工程实践条件、师资配备(与学生规模适应)有明确规定,具有可操作性。

2.企业培养方案由专业工作小组拟订,经学校和合作企业批准执行。

3.严格执行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如需变动,必须经学校和企业批准。

 

校内培养阶段

教学管理

1.修订与“卓越计划”校内培养阶段相适应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2.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可操作性强。

3.质量监控环节设置全面,监控时机选择恰当、信息反馈及时,监控记录保持完整。

 

课程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必须体现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课时安排合理。教学大纲经专业工作小组审定后使用。

2.以强化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形式,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丰富。

3.教师严格执行教师工作规范,教学文件齐全、规范。

 

实践教学

1.加大实验(实训)室建设力度,提供生产单元实训的环境,完善开放运行机制,满足学生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和课余创新活动的需要。

2.每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必须体现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大纲经专业工作小组审定后使用。

3. 实践项目设置合理,实践要求包含基本部分和拓展部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就指定的任务和要求以开放形式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能力以及系统设计和调试的初步能力。

4.针对实践项目训练目标与特点,明确规定实践项目报告的要求。

5.鼓励和引导每个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配备指导教师,申报立项多,创新活动开展好。

6. 教师严格执行教师工作规范,教学文件齐全、规范。

 

教材建设

 

1.选用适用教材,积极引进先进教材。

2.校企合作开展实践类课程教材的建设。

3.重视基于研究式教学、工程案例教学和综合设计教学的教材建设。

 

教学研究

1.以立项的形式促进教师探索“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工程案例的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方法和学业成绩考核形式。

2.总结“卓越计划”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成功做法,探索现代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培养方案改进提供建议。

3.教研有具体计划,执行良好,教师教研教改项目多,成效好。

 

企业培养阶段

教育管理

1.联合合作企业建立健全与“卓越计划”企业培养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人身安全、生产安全、劳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2.联合制定企业培养阶段课程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标准。

3.教学质量监控环节设置全面,监控时机选择恰当,监控记录保持完整。

 

课程教学

1.制订在企业培养阶段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体现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大纲经专业工作小组审定后使用。

2.在企业培养阶段开设的课程由企业工程技术(或管理)专家担任主讲。要充分利用工程环境优势,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开展教学。根据生产过程、工艺和设备变化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

3.教师严格执行教师工作规范,教学文件齐全。

 

实习

1.实习项目应包括认识实习、岗位实习和职业实习等内容。

2.制订每个实习项目的教学大纲,体现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实习项目的教学大纲经专业工作小组审定后使用。

3.合作企业承担学生实习任务,根据实习人数、项目进行周密安排,编制实习计划。

4.实习由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联合指导。

5.实习的项目、任务、要求以实习任务书形式下达,实习过程管理严格。企业方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考核。

 

毕业设计

1.制定毕业设计指导书和任务书,必须体现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毕业设计指导书经专业工作小组审定后使用。

2.学生在合作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合作企业承担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任务,校企联合制订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3.校企联合成立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等工作组织,以领导、管理和协调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

4.结合工程实际选题,参与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设计或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或技术改造,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

5.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严格,毕业设计成果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教学团队

校内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总数满足教学要求,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部分教师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2.四年内有6门专业课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型教师主讲。

3.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

4.制订相应的教师职称评聘办法,鼓励教师参与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开展专利转让、技术推广等产学合作活动。

 

企业师资队伍

1.合作企业具有一批高级工程技术专家,能够承担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课程的主讲工作,能够承担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2.具有与学校教师合作开发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

 

培养质量测评

工程实践能力测试

在企业生产现场开展测试。考核学生现场分析、处理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面向合作企业调查

开展专项调查,采集“卓越计划”合作企业对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表现的评价信息,对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总体评价。

 

面向毕业生的调查

开展专项调查,采集“卓越计划”毕业生关于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适应现场工程师的岗位需求的自我评价信息,对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总体评价。

 

面向用人单位调查

开展专项调查,采集“卓越计划”毕业生用人单位关于毕业生在现场工程师岗位的表现及发展潜力方面的评价信息,对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总体评价。

 

Copyright 2006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bet365365官网版权所有 Email:jwc@xmut.edu.cn